詢價車中有 0 PCS 商品
    您的詢價車暫無商品趕快選擇心愛的商品吧

首頁 > 公司禮品,禮品供應商,高級禮品,創意禮品,3c禮品,禮品客製化,禮品推薦,禮品網站,禮品王相關資訊 > 從「贈品思維」轉為「體驗思維」:品牌新行銷策略

最近瀏覽過的商品

從「贈品思維」轉為「體驗思維」:品牌新行銷策略

禮品王 商城網 / 2025-11-10

 從「贈品思維」轉為「體驗思維」:品牌新行銷策略

 

贈品思維

 

 

 

在過去十年,企業行銷最常見的手法之一,就是透過贈品建立品牌印象。

 

從展覽活動的小禮物,到客戶回饋的客製化禮品,贈品幾乎成為行銷中的標準配備。

 

然而,隨著市場變化、消費者價值觀的轉移,以及品牌競爭加劇,「送什麼」已不再是唯一重點。

 

真正讓品牌被記住的關鍵,正在從「贈品思維」轉向「體驗思維」。

 

 

一、從「贈品思維」開始的品牌關係

 

過去的「贈品思維」重視的是曝光與實用性

 

例如企業會在展覽中發放印有LOGO的水瓶、帆布袋或USB隨身碟,

 

希望讓品牌名稱留在客戶的日常生活中。這種方式雖然能帶來短期記憶點,

 

但在資訊爆炸、選擇過多的時代,這類單向式傳遞逐漸失去吸引力。

 

對企業而言,贈品不再只是「送出去」的物件,而是一種「互動的開端」。

 

品牌若只停留在送禮表層,而沒有讓收禮人感受到「價值共鳴」,便很難真正轉化為品牌信任或購買行動。

 

 

二、體驗思維的崛起:從禮品到共感

 

「體驗思維」的核心,在於創造讓人願意記住的感受

 

現代行銷的主戰場,早已從產品功能轉向情感連結與沉浸式互動。

 

企業若能將贈品升級為「體驗的媒介」,不僅能延長品牌印象的壽命,

 

更能讓使用者主動參與、產生歸屬感。

 

例如:

 

企業活動中不只是發放客製化水壺,而是邀請參與者親自設計貼紙,打造屬於自己的限定版禮品。

 

品牌推出限時快閃「體驗禮包」,結合AR互動或抽獎任務,讓收禮者透過行動感受品牌的趣味與創新。

 

公司內部獎勵員工時,選擇可客製的禮品組合(如杯子+姓名+職稱),讓禮物不只是物品,而是一份被看見的尊重。

 

這些設計,讓「禮品」不再只是品牌宣傳的配件,而是一次「品牌體驗」的具象化呈現。

 

 

三、客製化禮品的價值升級:從「贈送」到「參與」

 

隨著客製化技術的成熟,企業可以用更低成本製作小批量專屬禮品,也因此讓體驗行銷更有可行性。

客製化禮品為核心的體驗設計,能在消費者心中創造「參與感」,這正是現代品牌行銷的關鍵詞之一。

 

舉例來說:

 

客製化隨身碟:可將企業介紹影片或品牌故事內建其中,打開時就像開啟一場專屬的品牌旅程。

 

環保帆布袋:結合插畫設計比賽,讓使用者投稿創意,最終被印上袋身並限量發送。

 

精緻禮盒組:企業在節慶期間推出限定組合,如茶具、保溫杯或小點心,搭配故事卡片與品牌理念,讓禮物本身成為一場「五感體驗」。

 

這樣的策略讓贈品不再是成本項,而是一種品牌互動投資。當使用者願意分享、拍照、打卡,

 

企業就自然而然獲得更多曝光與口碑傳播。

 

 

 

四、體驗行銷的三大核心:情感、互動、記憶

 

要從「贈品思維」成功轉為「體驗思維」,企業可從以下三個面向著手:

 

 

 

1. 情感共鳴:讓禮品有故事

 

每一份贈品都可以講故事。當品牌將自身理念融入設計中,

 

例如「永續」、「關懷」、「專業」等價值,就能讓禮品不只是物件,

 

而是一段品牌與顧客共享的情感。


像是以環保材質製成的禮品,傳遞企業對地球的承諾;或以地方文化為靈感,展現品牌的在地溫度。

 

 

 

2. 互動體驗:讓贈品變成遊戲

 

體驗思維強調「參與」。品牌可結合抽獎任務、打卡挑戰、會員互動等機制,

 

讓消費者透過行動贏得禮品。

 

例如:「完成品牌問卷即可獲得限量客製化杯墊」,讓禮品成為活動的推動力。

 

 

3. 記憶延續:讓使用者留下印象

好的禮品,不只在當下有用,更能在日常生活中被反覆看見。

 

設計耐用、實用且具設計感的客製化禮品(如不鏽鋼保溫杯、充電線、辦公筆記本等),

 

可讓品牌長期伴隨使用者,無形中深化品牌印象。

 

五、品牌案例啟示:從「贈」到「感」

 

一些成功品牌已經開始以體驗思維重新定義贈品行銷:

 

科技品牌在新品發表會中,

 

讓參與者透過互動裝置收集點數,再兌換客製化科技小物,讓整場活動更具沉浸感;

 

 

教育機構在招生季發放「未來探索包」

內含品牌手冊、互動筆記本與AR名片,讓學生邊玩邊認識學校;

 

 

金融業者將會員禮品升級為「年度生活體驗券」,例如SPA體驗、紅酒課程或健身會籍,讓品牌印象從物質轉為感受。

 

這些案例都證明,禮品仍然重要,但其價值已經不在於「贈送什麼」,而在於「讓收禮者體驗到什麼」。

 

 

六、企業轉型的思考方向

 

對於企業來說,從「贈品思維」轉為「體驗思維」不一定意味著更高的預算,而是思維的重組

可從以下三個方向實踐:

 

整合品牌與行銷部門:將禮品企劃納入品牌體驗設計流程,而非活動後期才「補上贈品」。

 

與禮品供應商共同開發:與專業禮品廠商合作,讓供應商成為體驗策略夥伴,而非單純的採購來源。

 

建立品牌體驗資料庫:記錄每次活動贈品的反饋與互動數據,逐步優化「品牌×體驗」的效果。

 

 

七、結語:禮品的未來,不只是「送」,而是「感受」

 

「贈品」的本質,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;「體驗」的本質,

則是情感與記憶的共鳴。


當企業能將這兩者融合,就能讓品牌真正被記住。

 

未來的品牌行銷,不再只是送出禮物,而是送出故事、價值與體驗。

 


而這,正是「從贈品思維轉為體驗思維」的意義所在。
聯絡我們

 

下一篇:企業年會與尾牙贈品攻略:創造團隊向心力的秘密武器
上一篇:展覽與旅遊博覽會必備:如何用禮品抓住國際買家的目光